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中堅實力.外部結盟、內部革新到數位轉型,台灣中小企業突圍勝出的新契機.4=Taiwan SMEs growth story

  • 點閱:18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文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在台灣1150萬就業人數中,
約有905.4萬人任職中小企業,占比約78.7%
台灣中小企業堪稱支撐台灣一大基力,
中小企業面對現今競爭態勢與未來市場走向,
如何以跨國數位化、策略聯盟及技術傳承,
創造競爭優勢,再度推動台灣經濟全面升級!


本書分別以台灣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策略聯盟與傳承接班為主軸。從不同企業的數位轉型模式、合作動機、目的與聯盟,以及傳承接班過程來分析,內容涵蓋46家中小企業在不同面向上成功的經驗。
中小企業如何數位轉型?
成功的數位轉型需要於顧客體驗、商業模式、營運模式、行銷與業務、輔助功能,找到新的方式提供價值、提升效率並創造營收。數位轉型必先釐清優先順序,不急於做巨大變化;在改造的過程中,必定有人反彈、觀望,可於本書13間企業中,看見在轉型中協調和成功的實戰案例。


中小企業如何進行策略聯盟?
中小企業做為大型企業之衛星或外包廠商,多與大型企業有契約式合作,藉聯盟的力量分攤開發風險及降低營運成本,利用彼此間的相對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可於本書16間企業中,看見對於策略聯盟型態的各式動機。


中小企業如何傳承接班?
台灣中小企業大多為家族企業,接班傳承被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點,將會面臨維持現狀或擴大規模的問題。若企業無法順利完成交班,必然面臨衰敗的風險。可於本書17間企業中,看見對產業定位、關鍵技術資源,以及培養資深經理人等個別方針。
本書一一分析中小企業動機、模式與困境,無論是想創新變革,還是突破困境,這些範例都極具參考價值,也可以提供一些中小企業進行自我提升,並創造自我優勢以達永續經營之目標方向邁進。


內容簡介來源:

台灣經濟研究院


台灣經濟研究院於1976年創辦,為台灣最早由民間設立之獨立學術研究機構,成立宗旨在積極從事國內、外經濟及產業經濟之研究,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對策,並以「前瞻性 專業化 國際級智庫」為願景目標。同時設有國內最具規模之產業經濟專業資訊庫及定期發布經濟預測等資訊,供政府、企業及學術界參考,期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中租迪和創立於1977年,專注於中小企業融資及各項服務、創新產品,拓展服務內容及據點,協助客戶成長茁壯,落實公司的使命成為企業成功的夥伴,在追求永續成長與創造公司價值的同時,致力實踐公益回饋社會。[轉錄自誠品]


作者簡介來源:

推薦序  台灣中小企業開創藍海契機的精采歷程 吳安妮教授


推薦序 經營、創新突破的三個挑戰 黃延聰教授


推薦序 中小企業奮力求生的關鍵故事 陳鳳龍董事長


推薦序 從困境中變革的韌性 王志剛董事長


前 言 台灣中小企業求突圍、尋存續與轉型新契機 孫明德主任


Chapter 1 數位轉型
01 │海陸家赫 教客戶網路下單並建IoT 油品預警系統,讓庫存更好備


02 │新呈工業 親力親為建置伺服器、資訊系統,費時15年數位轉型工作流程


03 │彬騰企業 以電商、社群行銷打對族群,進軍國際化


04 │博洛嘉國際 創業即打造高度數位化,以雲端系統簡化所有行政庶務


05 │恆智重機 3D列印、導入工作流程雲端系統,國際市場上接單,更助客戶數位化


06 │瀚銘科技 引進智慧影像分析技術,擁中鋼、台塑、高捷等大企業客戶


07 │科音國際 研發數位混音器與APP結合,從大數據中找到問題,加快製程、擴大產能


08 │仲威文化創 3D列印快速開模公仔、吉祥物,為各品牌打造獨特形象


09 │雅文塑膠 導入機聯網,生產、資訊、資料透明、順暢、完備


10 │麥世科 以數位製程提升良率,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


11 │清展科技 鋁門窗業龍頭以光學測量技術,加寬產業護城河


12 │勤工公司 雲端堅控管理零組件狀況、電池溫度、油壓缸溫度等,外銷、租賃績效爆發


13 │昇洋生技 取得GMP、清真認證,強化網路行銷到國際市場


 


Chapter 2 策略合作
01 │建裕國際集團 大企業下的支援首力,與同業合作深耕物流產業


02 │健生生技 與美廠上下游分工 自創保健品牌搶攻兩岸


03 │玄懋科技 以誠信找結盟,互通資源攜手搶攻無線充電商機


04 │寬濱企業 躋身國際品牌布料供應商,營業額成長6倍


05 │安口食品機械 協助客戶整廠設計來擴大營收,與日、法共研發產品、開發新興國家


06 │皇加布業 與台企結盟、美國大廠技術合作,與多國異業結盟開發藝品


07 │睿澤企業 主召協力廠商大會互助共好,打造具銷售、教育、公益功能的「亞洛美精靈國度」


08 │異數宣言 「愈在地,愈國際」為文創產品創值,積極做產學、共好合作


09 │寶悍運動平台 獲寶成國際集團奧援,稱霸兩岸運動市場


10 │兆紅國際 結合台灣老字號小吃,灶紅了知高飯開創新格局


11 │浩亞企業 結盟日本潮牌服飾,儲備能量自創品牌


12 │海德魯材料 師法挪威原廠200年技術,進軍高利潤焊條市場


13 │均英精密工業 插旗光學產業,專注研發車載及相機鏡頭模具


14 │台中精機 催生M-Team,為台灣工具機產業拓展國際空間


15 │鼎聖機械 結盟學研機構,企業聯盟競爭者變合作者


16 │台灣引興 奉行豐田精實生產哲學,掌握企業致勝關鍵


 


Chapter 3 傳承優化
01 │尖端醫 傳賢不傳子,創「接班梯隊」以專業經理人接班


02 │鎰寬企業 一代放權二代當責,積極打出國際市場兩代共贏


03 │創集團 組織結構靈活、彈性,設「創學員」致力培育人才


04 │合隆毛廠 看出前人經營的優缺,第五代創企業新價值


05 │郭元益食品 被資深員工感動願接班,產品多元改良打入年輕族群


06 │老K 牌彈簧床 以理財教育來培育,接班從基層起


07 │聖暉實業 老臣的阻力變助力,以「獅子王」的領導哲學帶領公司


08 │芳晟機電 從想「離家出走」到大刀闊斧,創出自我品牌Proril


09 │太平洋自行車 磨練15年才接班,研發、設計、行銷全面數位化


10 │世堡紡織 傳承父志,高價特殊布料異軍突起


11 │東南銘版 導入自動化、數位化,第二代以醫學專業來改革


12 │舊振南 以國外觀光客角度深化數位行銷,往漢餅第一品牌邁進


13 │味榮食品 在外歷練才回「家」振衰起敝,靠有機味噌帶動業績再起


14 │春池玻璃 啟動「W春池計畫」,夕陽產業變身循環經濟典範


15 │飛士蘭外燴家 從麵包店到通路,兩代權力衝突到構築產業供應鏈


16 │創維塑膠 被迫提早15年接班,制定「職位說明書」整治團隊延續企業


17 │丸莊醬油 多元、精準行銷,在地醬油打進高階市場跨國際市場


附錄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