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工業人的未來

  • 點閱:13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文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工業人的未來》是杜拉克於在1941 年12 月,美國參戰前夕動筆;數個月後,在美軍首度登上歐洲大陸時出版。下筆之時,他就打算讓它成為戰後世界的指南。這本書預先提出往後50 年在世界經濟、世界社會和世界心理上的變化,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直到1990 年代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的降臨,引領一個嶄新且全然不同的年代為止。      


  由這本書描述的社會,後來成了西方的社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50 年間,這個西方社會又成為世界的社會,占領地球愈來愈大的面積。


  該怎麼讀這本書呢?尤其是亞洲的讀者,可以從怎樣的角度閱讀呢?杜拉克有以下三個建議:


(一)可將本書當作是對於西方社會鉅細靡遺的描繪。西方社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成為世界的社會,也在今日迅速轉變成中國的社會。


(二)也可將它當作今日世界社會的深入分析。它所描述的社會在1945 年或1960 年後,已如我所說,成為今日的世界社會。


(三)最後,本書有助於了解今日社會、經濟和心理方面,各種未解決問題的根源。這些問題多半是20 世紀上半葉遺留下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20 年代歐美的榮景及1930 年代的敗象、美國新政、希特勒和史達林在歐洲的崛起,以及西方世界從工業社會轉型為後工業社會(然後現今轉型為知識型社會)。[轉錄自轉雅]


內容簡介來源: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