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計畫對國際糧食安全議題的主要貢獻,乃針對國際間糧食儲備機制(如APTERR、WFP、SPFS 等)之架構設計與運作實例,進行研究與個案分析,並研析各機制如何進行合作與互補,俾做為我國規劃與推動相關政策之參考。本研究計畫預期達到以下效益:
(1)增進我國對亞太地區內外國際糧食儲備機制的了解
有鑑於近年來糧食安全議題在國際間日受重視,其對於南亞、拉丁美洲、西非與南非各國來說,更是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鑑於上述國家的糧食機制常與區域內外之研究機構合作,藉由本計畫的實施,我國應可增進對亞太地區內外國際間糧食儲備機制的了解,建立更加客觀可行之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進而強化我國對外參與相關國際事務並提出建言,對內增強合作交流,促進我國政策與國際接軌的能力,以對亞太糧食安全和建制緊急糧食儲備機制做出實質貢獻。
(2)強化我國在糧食安全議題與他國之互動與合作
本計畫將有效強化亞太各國如何在極端氣候的威脅下,透過跨越國境的多國合作,建置具備成本效益且符合人道援助之精神的緊急糧食救援機制,以提升亞太地區整體的糧食安全。此外,由於計畫本身的研析結果將涉及如何促進區域糧食的穩定供給,以及參與成員間如何協調合作等事項,將可為我國與其他亞太地區經濟體在糧食安全議題上的合作,及凝聚亞太國家共識,促進亞太地區糧食穩定、永續環境與經濟成長的長久交流與合作,奠定堅實基礎,進而提升亞太區域整體的糧食安全。同時,我國亦可在現有基礎上擴充關係網絡,達到更有效的政策宣傳效果,並強化我國在糧食安全議題上與其他國家的聯繫。
內容簡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