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才是文景之治真正的幕後推手
食鹽是華夏民族誕生的催化劑
紙幣是撂倒三大王朝的凶手
鄭和七下西洋的秘密任務是「找錢」
鄭氏家族是東亞版「加勒比海盜」
「金錢」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歷史真相
歷史不僅是人民創造的,它還是「人民幣」創造的。
銅錢,外圓內方,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古代中國的歷史似乎也濃縮在了小小的銅錢之上。
中國上下五千年,是什麼導致了王朝更迭?
什麼決定了三國勝敗?
鹽巴有多重要?
長城圍住了什麼?
鄭和為什麼下西洋?
大宋不缺錢缺什麼?
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都和「金錢」有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人們往往忽視這個基礎,更多地強調帝王將相的成敗,卻對影響他們行為的經濟狀況語焉不詳。
正因為如此,本書選擇從經濟角度看待歷史,用詼諧逗趣的語言,講述一樁樁歷史大事件,透過金錢描繪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揭開歷史的面紗,零距離感受歷史真相的魅力。
內容簡介來源:
波音
1999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知識普及類讀物作家,獨立學者。現任《大科技》雜誌社總編助理兼編輯部主任,經濟專欄主筆。著有《從此愛上經濟學》、《閱讀宇宙》等。所寫經濟類、歷史類、科學類文章發表於中國內地多家知名媒體。
作者簡介來源:
「笨蛋,問題在經濟」!!改變歷史發展的關鍵是經濟。
在中國歷史中,歷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牧馬,其目的不外乎是對中原豐富物產的垂涎。而中原王朝面對北方牧民的南下,其因應動作大多是迎面而擊之!幾番爭鬥的結果,獲勝的往往是中原的王朝。接著志得意滿的中原王朝開始向外擴張,在深入周邊的高原、沙漠國家之後不久被打敗,然後又退回長城,又過了沒多久,內部開始崩潰,舊王朝滅亡,新王朝興起。
北方游牧民族為了中原物產而南下,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北方牧區的經濟不足以支持牧民的生活。而中原王朝得與北方游牧民族持久作戰,並且贏得生存競爭,其根本原因則是,中原的農業經濟較北方牧區的游牧經濟更能提供穩定的後勤軍需支援。而歷來中原王朝在擴張到高原、沙漠邊緣之後,即無法再向前擴張,其原因最主要還是勞師襲遠,佔領區的經濟太落後,無法就地整補,一切需從後方的中原補給,路途遙遠,接濟不易之故。最後,因為長期的對外征戰,消耗了過多的錢糧,國力耗盡的結果,王朝開始逐漸崩潰,終致滅亡。
北方牧民南下,其動機是經濟。中原王朝戰勝北方牧民,其原因是經濟。接著中原王朝開始擴張領土,但卻無法久佔,其原因又是經濟。最後中原王朝退回長城,並且開始崩潰,其原因依舊還是經濟。
所以說,改變歷史的重大根本因素,其實是經濟。此書--《透過錢眼看歷史》作者提供了「錢」也就是經濟這個有別於過去的政治角度來看待歷史的演變,讓歷史讀來更貼近人性,也更有親切感。是部值得推薦給厭倦了政治鬥爭歷史發展理論的讀者們閱讀的書。
台中一中 歷史科教師 王騰億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