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通訊產業發展之風向球
![]() |
![]() ![]() ![]() 人氣指樹 |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文
- 標籤(0)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回顧行動電話的發展史,自1G邁向2G時,由於橫跨了類比轉為數位的鴻溝,行動電話不論在系統容量、音質、收發效能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市場的潛在需求顯而易見,因此待各國在電信管制放寬後,2G行動電話順勢而起成為引領全球經濟起飛的火車頭。 不過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行動電話的出貨量在2000年下半年開始出現頹勢,並自2001年後維持全球每年約4億支的水準。期間行動電話業者曾寄望於重演1G到2G的歷史,讓2G到3G成為新活力泉源。但可惜的是,單就手機本身來看,2G到3G僅意謂傳輸速率的提昇,也因此開始有人呼籲積極開發應用服務以妥善利用3G的高傳輸速率。然而嚴格說來,以行動電話這種消費性色彩如此濃厚的產品來看,先進行供給後尋找需求,除了事倍功半外,先鋪路後買車在思維邏輯上也似乎頗為弔詭。 自2001年下半年全球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加上各國3G服務宣告延後,2002年初原本寄予厚望之換機市場,成長率卻不如預期,手機大廠均致力於尋求新商機。近期彩色螢幕、MMS、內建數位相機環環相扣的效果,行動遊戲及藍芽等之發展潛力,使得2.5G手機水平功能的擴散,衍然成為手機發展新契機。 因此展望2003年,拓墣產業研究所通訊產業研究中心首先針對彩色螢幕手機,為讀者提出我們的見解,以釐清今年手機產業的發展脈絡。其次,在通訊服務方面,日本L-mode服務之使用者分析與日漸有所成效的網際網路服務,是近來本中心研究員的觀察重心。此外,肇因於通訊產業或服務市場的變動往往問題源於通信法規,是故在政策面的分析上也有所著墨。而延續2002年WLAN的熱潮,我們在本議題上也有持續的追蹤探討。最後,拓墣產業研究所通訊產業研究中心在年初之際,希望藉由本次專論,為讀者點出通訊產業的趨勢走向,以掌握產業未來發展的風向球。
內容簡介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