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閱次數
:
|
後ECFA時代的產業升級與轉型研討會:從兩岸競合看臺灣電子產業的轉型與布局
點閱:311
評分:0
評論:0
引用:0
轉寄:0
001 |
|
15767 |
010 |
0
|
|b(平裝)
|
100 |
|
|a20101216d2010 k a0chib50 e
|
101 |
0
|
|achi
|
102 |
|
|atw
|
105 |
|
|aabk z 100yy
|
200 |
1
|
|a後ECFA時代的產業升級與轉型研討會|e從兩岸競合看臺灣電子產業的轉型與布局|f經濟部技術處主辦|gITIS專案辦公室,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IEK), 拓墣產業研究所協辦
|
210 |
|
|a臺北市|c經濟部技術處|d2010.10[民99.10]
|
215 |
0
|
|a1冊|c圖, 地圖, 表|d30公分
|
225 |
12
|
|a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 = Industry &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Services (ITIS)
|
300 |
|
|a會議日期:99年10月25日;地點: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
320 |
|
|a含參考書目
|
330 |
|
|a提要:ECFA簽署後, 兩岸ICT產業發展將進入新的局勢, 兩岸產業競爭與合作已經成為常態, 大陸內地與全球新興市場成為臺灣電子業亟力爭取標的, 臺灣產業如何利用ICT產品在服務、整合、創新的優勢再升級, 臺灣產業又該如何在整合中國大陸生產資源時,再結盟國際合作夥伴, 以掌握大陸與國際的市場。在後ECFA時代, 中國大陸顯示器暨半導體產業生態丕變, 臺日韓面板業者紛紛赴大陸投資G7.5以上生產線, 加上中國全力扶植政策、國際IDM大廠資產輕量化等因素, 臺灣廠商在兩兆產業競合與國際布局之間, 又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創新思維?ECFA簽署是臺灣產業佈局及結構調整的新開端, 如何藉此新契機擴大兩岸競爭力差距?如何運用大陸資源整合創新特有文化, 將產品銷售至大中華與全球市場, 創造兩岸新的經營模式?如何掌握臺灣的創新、創意與品質控管等特色, 運用臺灣製造優勢, 為臺灣高科技產業打造「高品質、高價值、高服務」的創新整合服務?將由工研院專家們逐一為您探索。
|
517 |
1
|
|a從兩岸競合看臺灣電子產業的轉型與布局|zchi
|
606 |
|
|2csh|a電子業
|
607 |
|
|2csh|a臺灣
|
607 |
|
|2csh|a中國
|
660 |
|
|aa-cc-tw
|
660 |
|
|aa-cc
|
681 |
|
|a555.929|b64477-1
|
712 |
02
|
|a經濟部|b技術處|4主辦
|
712 |
02
|
|a經濟部|b技術處|bITIS專案辦公室|4協辦
|
712 |
02
|
|a工業技術研究院|b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4協辦
|
712 |
02
|
|a拓墣產業研究所|4協辦
|
801 |
0
|
|atw|b台經院|c20101216|gCCR
|
801 |
0
|
|atw|b台經院|c20101216|gCCR
|
|
|